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记录>>阶段计划、小结和成果>>文章内容
结题小结(宋莉莉)
发布时间:2024-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宋莉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幼儿园和家庭都要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沟通前调整好心态,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对家园关系提出明确要求:“幼儿园与家长建立平等互信关系,教师及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

  “幼儿园与家长建立平等互信关系”,是老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家园共育工作的关键,而现如今也成为教育部评估一所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以,在沟通之前,老师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和家长的关系,把家长看作是家园共育工作的伙伴,育儿路上的随行者和合作者而非对立者,二者处于平等的关系,彼此信任且尊重。

  2.沟通方式既要家长听得懂,又要体现专业引领。

  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需要思考一点:家长想从和我的对话中知道些什么?我的沟通方式是否满足了家长的这些需求?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家长育儿观的变化,许多家长不再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而是更聚焦于自家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些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所以,老师和家长的对话,既要言简意赅,让家长听得懂;同时又能体现专业引领,让家长能直接从和老师的对话中了解自家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情况。

  比如:不用空洞词汇,类似于"挺好的""很不错",这些词汇并不能让家长直观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甚至会让家长有被敷衍的体验。

  想要在沟通时既让家长能听得懂,又能体现老师的专业引领,提升家园共育工作的质量,通过观察记录沟通最有效,即使是新手老师也能快速上手。

  观察记录就是孩子发展情况说明书,家长通过观察记录对自家孩子的情况一目了然。借助观察记录同家长沟通,老师用事实描述+能力发展+家长支持建议。使得家园理念达成一致,共同支持孩子发展。

  3.和家长多渠道沟通

  高质量的家长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积累家长工作经验,针对不同的家长情况和幼儿园进行活学活用,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在线沟通方式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在线家园沟通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在线家园沟通方式可以是针对全班的,比如线上家长会,线上开放日;也可以是针对个别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长进行单独沟通,比如QQ私聊,视频约谈;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情况在线呈现给家长,比如网络社交平台等。所以,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根据具体园情、班级情况以及孩子发展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家园共育的核心就在于沟通,沟通有着无比强大的能量,可以答题释疑,也可以会化干戈为玉帛,营造和谐。其实,所有的沟通技巧最重要的是理解和用心。当老师用真心去对待每位孩子的家长,解决家长问题,帮助孩子成长,就会得到家长的无限信任和支持,从而实现1+1>2的教育效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