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一天早上,刚走进幼儿园,沁儿奶奶领着沁儿来到我面前,说沁儿早上在家里无理取闹,不好好吃饭,还乱扔东西,每天都需要大人喂饭、穿衣,还没礼貌、时常发脾气,感觉管教沁儿太累了,同时也抱怨教师没有把沁儿教育好。
我在安慰沁儿奶奶的同时,想到沁儿在幼儿园里的表现:聪明、乖巧、对老师有礼貌、与小伙伴团结,虽然生活自理能力差一点,但也没有乱扔乱放东西。
我耐心听完沁儿奶奶的诉说和抱怨,首先肯定了她对幼儿的关心与照顾,然后当着奶奶的面对沁儿早上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告诉她无论在园还是在家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乖巧的沁儿马上对奶奶说了声“对不起”,之后我与沁儿奶奶进行了交流。趁此机会,我又与沁儿奶奶谈了一些有关家园共育的问题,提醒她以后爱幼儿要换个方式,幼儿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尽量让幼儿自己做,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她做事情,要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家园一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沁儿奶奶心悦诚服,高兴的离开了幼儿园。
沟通时段:中午
沟通路径:QQ在线沟通
沟通对象:沁儿妈妈
沟通实录:
李老师:沁儿妈妈,你好!今天早晨沁儿入园时,奶奶跟我反馈了沁儿在家里的表现,让我很疑惑,奶奶说的是沁儿吗?因为幼儿园里的沁儿是非常乖巧、懂事、听话的,而且也都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奶奶说的沁儿完全是两个人。
沁儿妈妈:在家里沁儿的确是很不听话,所有的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做,吃饭、穿衣都等着奶奶去帮忙,在幼儿园里这么乖,和你们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说明她很听你们老师的话,所以奶奶今天告诉你们,也是希望你们在幼儿园里能够帮我们多和沁儿说说,让她在家也能和在幼儿园是一样的,做个听话的孩子。
李老师:嗯嗯,我明白了,其实,孩子还小,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但是是非辨别能力差,如果我们不刻意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及性格,仅靠幼儿自己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再处处娇惯、溺爱,对她无原则地迁就,就会造成她任性、无理取闹的性格。所以,我建议你们在家多教育引导、多关心她,而不要溺爱她,事事包办代替,要信任她,给她积极创造条件,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和自觉性,从而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沁儿妈妈:嗯嗯,是的,我们有的时候太忙,看到她做事慢,我们就赶紧上手帮她做好了,还有有的时候她一哭,我们怕麻烦也就答应她的要求了,的确是不对的,让她的性格越来越不好,越来越放肆。
李老师:没关系,我们家长也不要太着急,首先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要保证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采用正面教育、多鼓励她,慢慢帮助她形成良好的个性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沟通策略:
1.纠正家长的育儿观,科学育儿
2.希望家长能够保证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参考话术:
1、“我建议你们在家多教育引导、多关心她,而不要溺爱她,事事包办代替,要信任她,给她积极创造条件,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和自觉性,从而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幼儿园里的沁儿是非常乖巧、懂事、听话的,而且也都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奶奶说的沁儿完全是两个人。”
3、“没关系,我们家长也不要太着急,首先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要保证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采用正面教育、多鼓励她,慢慢帮助她形成良好的个性及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