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胖胖5岁了,妈妈对于胖胖的调皮捣蛋行为十分苦恼,经常气愤地大声斥责他,却不见效。实在没办法了,她就拿出邻居传授的“杀手锏”--关黑屋。当胖胖无理取闹的时候,妈妈就把他关在壁橱里,胖胖立刻就能老实了,妈妈对这个办法比较得意。日子一久,次数一多,壁橱成了胖胖最害怕的地方。每当妈妈说“你再淘气,我把你关起来”时,胖胖就吓得连声音都喊不出来。这样几次后,胖胖竟然出现了“口吃”,妈妈这才知道是自己的错,但是为时已晚,要想把“口吃”矫正过来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沟通时段:离园后
沟通路径:微信视频
沟通对象:胖胖妈妈
沟通实录:
老师:胖胖妈妈,最近宝贝在幼儿园上课有进步了,能够专注的学一会,棒棒的继续加油。就是我们发现他近期有结巴的现象,你们在家会有这种情况吗?
胖胖妈:是的,谢谢老师关心。他最近结巴的原因都怪我,之前他总是惹我生气,我一急就给他“关黑屋”,真的是恨铁不成钢!怎么有这么皮的孩子,一点都不听话。
老师:胖胖妈你也不要太着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孩子年龄还小,一直这样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孩子容易形成胆怯、说谎等性格。有时候在气头上,你先缓缓,等平静下来了再和宝贝沟通。
胖胖妈:道理是这样,但有的时候我就是情绪容易上头、失控。但是最近他这样我又着急,都怪我!
老师:平时你也可以温柔地说出你严肃的态度。比如宝贝在无理取闹的时候,你可以蹲下来,平静地看着他,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不行!”也可以抱起宝贝,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说:“宝宝,妈妈说过了‘不行’。”让孩子在爱的怀抱中遵守规则。
胖胖妈:是的,回去我再多琢磨琢磨说话的艺术,谢谢老师!
沟通策略:
(一)向家长分析过度批评和惩罚的隐患
恰当的批评和惩戒有很多教育价值,如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反思能力、锻炼孩子的责任心等,但是过度批评和惩戒则达不到这个效果。当孩子很顽皮、屡教不改时,有些家长会经常用“小偷偷小孩”“警察抓人”“报告老师”一类的话吓唬孩子,或者把孩子“关黑屋”,使打骂、惩罚成为孩子的“家常便饭”,这样做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会导致孩子形成说谎、胆怯、孤僻和固执的不良品格。
(二)在批评和惩罚孩子之前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和无理取闹的行为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禁不住要对孩子发火。教师可以向这类家长传授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研究表明,情绪总是比理性思考早出现6秒钟,所以家长能否把握好情绪出现的头6秒非常关键。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强迫自己数数或深呼吸,即家长想发怒的时候,先闭上嘴巴,在心里从1数到6,或者尽可能地吸进一大口气,让腹部膨胀,憋住气,然后再慢慢、均匀地吐出气,暗示自己吐出心中的紧张、烦恼和不快乐,这样来回做若干次,就能大大缓解冲动的情绪状态。
(三)用温和而坚定、严肃而不严厉的态度要求孩子
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批评教育的艺术。真正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不在于严厉的措辞,而在于严肃的态度,有时说话方式比说话内容还重要。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过于放松和过于强硬的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适宜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严肃而不严厉。“温和”表示家长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坚定”则让孩子明确是非,明白规矩是不可动摇的,培养他尊重规则与权威的意识;“严肃”说明家长的态度是认真的,但语气、语调不“严厉”。比如,对于正在无理取闹的孩子,妈妈可以蹲下来,平静地看着他,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不行!”也可以抱起孩子,轻轻地拍着孩子的后背说:“宝宝,妈妈说过了‘不行’。”让孩子在爱的怀抱中遵守规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容易顾此失彼,有的家长温和而不坚定,有的家长坚定而不温和。比如,有的妈妈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断地与妈妈“软磨硬泡”,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自由权限,最后妈妈没耐心了,在不知不觉中妥协退让,结果家长成为立规矩的“输家”,孩子成了自由的“赢家”,并获得再次成功的经验。有的妈妈则足够坚定,毅然决然的样子让孩子产生了恐惧心理,孩子可能因此守规矩了,但他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守规则,并没有对规则产生理解和内化。这种态度容易导致孩子形成看人脸色行事、胆怯畏缩的依赖性格。
(四)调整与孩子交流的语气和句式
持严厉批评态度的家长常常用否定和命令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如“不许”“禁止”“必须”等。家长只告诉孩子不可以做什么、不可以怎么做,却没有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事实上,家长的要求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受到否定的孩子也没有得到明确的指导。常用含有命令的祈使句式,也是家长态度严厉的表现之一。即使正确的指导意见,家长也要用耐心解释、征求意见、相互商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提高行为的自觉性。
(五)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批评和惩戒为辅
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适度的表扬与批评都是需要的:表扬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能干,批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还需要锻炼。教育孩子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批评为辅。严厉的家长对孩子“严慈相济”,即严肃地对待问题行为,同时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要诚恳地表扬他。受到鼓舞的孩子既明白了家长的正面导向,又获得了主动成长的积极动力。
参考话术:
1. “胖胖妈你也不要太着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孩子年龄还小,一直这样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孩子容易形成胆怯、说谎等性格。”
2.比如宝贝在无理取闹的时候,你可以蹲下来,平静地看着他,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不行!”也可以抱起宝贝,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说:“宝宝,妈妈说过了‘不行’。”让孩子在爱的怀抱中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