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互联网开展家园沟通工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家园合作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提升了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促进了家园合作共育。
1.新媒体技术与传统互动模式应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新媒体技术为家长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传统互动模式的补充和延续。但是网络沟通缺乏面对面交流时表情、动作和情境所传达的丰富语义,与家长难以进行深度交流,不利于今后家长工作的调整与改进;另外,教师与一些祖辈家长或是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强的家长联系频率降低,影响了他们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
因此,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仅依靠网络远远不够,因根据实际需要结合一些传统的沟通方式,如面对面交流、家长开放日、家访、亲子活动等,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沟通的价值,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2.教师与家长应是平等合作、协同发展。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但我们观察发现:教师和园方往往只负责信息的发布,导致教师在设计活动和推送资源时缺少双向沟通、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基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善于思考与探究,努力营造与家长的平等关系,在畅通的家园沟通中努力实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在开展的基于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家园共育活动使家园联系更智能、更开放,为家园之间形成合力打开了互动的窗口和通道。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幼儿家长这两个有效的教育资源,实现家园之间更为广泛的教育互补,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