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洋洋从上小班开始就是一个比较胆小的孩子,现在已经上中班了,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他做事爱发呆、不敢行动。即使老师说男孩子该上厕所了,他也站在原地不动,只有听到老师说“洋洋,上厕所了”,他才上厕所。平时在幼儿园,洋洋与老师和小朋友从来没有主动交流过。老师对此很担心,多次跟其家长沟通,都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沟通时段:离园后
沟通媒介:微信视频电话沟通
沟通对象:洋洋妈妈
沟通实录:
老师对洋洋进行了一周的观察跟踪,把孩子的日常一视频照片记录下来发给洋洋妈妈,洋洋妈妈惊讶地发现别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动作的连贯性和娴熟程度都是自己的孩子比不上的。于是,她开始“研究” 孩子。她的特点是每发现儿子与他人不同的地方,都爱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解释之后,她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猜测原因上了,而不知道采取行动干预孩子。教师根据洋洋的表现为她提供了许多亲子游戏,可是她不愿意带着孩子做。教师每次与洋洋的妈妈沟通的时候,洋洋的妈妈都会向教师分析自己孩子的表现。教师有点着急了,说:“洋洋妈妈,儿童心理学家对有些问题也没有研究透,但咱们还是得采取行动指导孩子,您回家多带孩子游戏,怎么样?”洋洋的妈妈答应了。后来,询问是否带孩子做了亲子游戏,她不置可否,还是对“研究”孩子的原因乐此不波。
沟通策略:
(一)了解家长的特点
洋洋的妈妈很爱思考和研究孩子的问题,但是陷入了钻牛角尖的死胡同,这是思维方式狭隘、缺乏变通性的表现。这样的家长在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学历比较高的家长身上。在长期的学业生涯中,他们有一定的学术兴趣,遇事喜欢推理和探究,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有时都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因为很多问题是目前专业人士都研究不透、解决不了的,但是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待,我们不能等待所有问题都有一个所以然的结果之后,才去着手教育孩子,况且孩子的心灵是世界上最难以解读的对象之一。
一个6个月宝宝的妈妈说孩子经常抓自己的脸,把脸抓得都是一道一道的血印子,问早教老师该怎么办?老师说趁孩子睡着的时候,把孩子的手指甲剪短一些。宝宝的妈妈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老师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妈妈说:“谢谢您!您说得很好,我在笑自己是个书呆子,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宝宝抓自己脸的心理原固是什么,都没有想到用这么简单的办浩去解决问题,我自己太钻牛角尖了,是您提醒了我。”
(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爱钻牛角尖的家长在交流的时候会透露出许多带有个人色彩的思考,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补充和澄清知识点,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1.倾听家长的描述,梳理关键知识点
爱钻牛角虽然是不善于实践、缺乏方法、思维方式局限的表现。但也反映出家长的钻研精神和学术情结,这对于一些以经验为主导、缺乏学习与钻研习惯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一个爱思考的实长一定会更常欢一个爱思考的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让家长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只知道怎么做、都不知道为什么做的人,或新具有实戰沒冇理论的人、那么說合型响數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威信。因此,教师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描述,注意梳理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帮助自己与家长进行专业上的沟通。
2.勤于利用周边资源,提高专业沟通能力
爱钻牛角尖的家长喜欢读书学习,但是他们读的书与幼儿教师读的书不大一样。他们喜欢读市面上畅销的早教书和察教书,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兴键问题的知识点,所以他们的知识点是时尚的、零碎的,他们掌握了一些专业名词,却缺乏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幼儿教师上幼师所学的课程是专业的、系统的,但是理论性过强,并且缺乏专门针对家长的家教指导课程。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能在家长面前“露怯”,教师要勤于利用周边资源,迅速“充电”,提高专业沟通能力。比如,一个家长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说到“延迟满足”,教师不知道这个概念的含义,但也没好意思当面问家长,就利用备课时间上网查阅,很快就找到了相关内容。
3.把向家长推荐的教育方法理论化
爱钻牛角尖的家长认找到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问题原因与解决方法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是事物的常态,尤其是个体的成长现象更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便如此,教师也有必要适应爱钻牛角尖的家长的思维习惯,这样既有利于沟通顺畅,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教师在向家长推荐教育方法的时候,不但要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做,还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这时爱钻牛角尖的家长才会相信教师的指导,才能提高他们实施的自觉性。比如,拍球默数在有的家长看来是一项很平常的活动,甚至以为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但是他们不理解拍球默数在儿童成长关键期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教师可以向家长解释,对于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好动的孩子来说,拍球默数要求他们既要拍球又要数数,而且嘴巴还不能出声,实际上是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同时又能控制嘴已的统一协渦能力,是锻炼孩子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感觉统合能力的专业方法,而且因为拍球是孩子常见的游戏活动,非常有趣,所以这种方法既专业又有趣,而且还有效。如果教师把一个常见的活动向家长进行如此的分析,那么有利于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
参考话术:
1. “XX妈妈,我们还得跟孩子有所互动,多给孩子一下亲子陪伴,做一些亲子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
2.“XX妈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让孩子自己解决困难,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该如何解决眼下的难题。”
3.“我们要做个和孩子一起商量,一起制定一些规则,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懒得唠叨,才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主见; 懒得批评,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