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记录>>案例研究>>文章内容
案例:爱打小报告的爸爸(周烨)
发布时间:2024-03-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烨

案例背景:

嘟嘟是个性比较强,有些任性顽皮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情感也非常丰富老师往往也拿他没辙然而有一天,嘟嘟爸爸在和配班老师沟通后就给主班老师——我打来了“告状电话”。

沟通时段:放学之后

沟通路径:电话沟通

沟通对象:嘟嘟爸爸

沟通实录:

配班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反馈,昨天他就嘟嘟打扰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和其妈妈聊过了,但是嘟嘟妈妈似乎认为孩子顽皮很正常,都是老师要求太高了。就在这时,嘟嘟爸爸给班主任老师——我打来了电话,于是我连忙将电话接通。

嘟嘟爸爸说道:“昨天关于孩子打扰别人的事情,已经和妈妈沟通过了,小朋友打打闹闹很正常,倒是章老师的态度太强硬了,对我们孩子太严厉了,导致他现在都说不愿意上学了。”我听闻嘟嘟爸爸的话,连忙安慰道:“嘟嘟爸爸,先不要心急,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您对老师的话不认同呢?嘟嘟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他很热情,也很愿意和大人、同伴进行沟通,可能确实缺少一些方法,但是这也是他成长的毕竟过程啊!”

嘟嘟爸爸听完我的话,情绪稍微有些缓和,继续述说章老师的“强势”:“章老师说我们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现在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了,对他心理造成伤害了。”“嘟嘟爸爸,孩子在情绪表达上往往会出现‘绝对式’的表达,有些时候他无法完整、全面表达一种情绪时,或者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会牵扯到人。比如,有时候他也会说讨厌爸爸、讨厌妈妈,甚至讨厌家中某个长辈。请您回忆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

嘟嘟爸爸听完,表达到:“你这样一说,确实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也知道孩子的问题,就是我们也一直帮助孩子改正和调整,但是好像一直不起作用,昨天章老师那样讲话,搞得我们都没有信心教好孩子了。”“嘟嘟爸爸,您别着急,教育孩子绝对不是一次两次,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个不能心急,需要慢慢来哦!我特别能理解您,您是因为孩子没有转变而变的不自信了,其实我们希望嘟嘟变好的心一点儿都不比您少呢!在嘟嘟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直都在哦!”

嘟嘟爸爸:“谢谢老师,和你说完,我舒心多了!”

沟通策略:

1.直面问题提炼中心

对于找茬式的家长,不要惧怕他的问题,他能主动找老师,就说明还有缓和的余地,可能他需要的就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教师要从其话语中找到其中心点——“老师沟通问题?”“家长育儿心烦?”“家园存在沟通误解?”,从而逐个击破,解开心结。

2.包容理解,舒缓情绪。

将家长的诉求提炼,并通过话语中获得的信息及时鼓励家长,并激发家长带孩子的动力表明“育儿”是需要时间、技术的,不是速成法。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和包容性

参考话术:

1.“您好,……让您产生了误会?先了解情况,快速找到问题的中心,再做及时回应,

2.请您回忆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特别能理解您,我们一直都在哦!”树立信心,给予家长鼓励和理解,帮助家长树立育儿信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