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记录>>阶段计划、小结和成果>>文章内容
论文:新时代背景下家园在线沟通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美华

摘要:

家园沟通是达成家园合力育人共识,践行协同育人行动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加之受疫情影响,家园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减少,家园在线沟通无疑成为了当下家园沟通的主要方式。本文具体阐述日常在线沟通、云上家长会议、云端开放活动、线上邀约家访等多种适宜有效的家园在线沟通的实施路径及策略,以保障在线沟通有序有效地的开展。

关键词:家园在线沟通、沟通路径

正文:

家园沟通是达成家园合力育人共识,践行协同育人行动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加之受疫情影响,家园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减少,家园在线沟通无疑成为了当下家园沟通的主要方式。为助推家园在线沟通的优化实施,针对不同的家园在线沟通内容,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开拓多种适宜有效的家园在线沟通路径,以保障在线沟通有序有效地的开展。

1.日常在线沟通——多维渗透与个性拓展相辅,让沟通更有型

日常的在线沟通是指教师与家长之间借助微信、QQ、电话等媒体软件进行日常信息沟通的方式。让随机性的在线沟通频率大大增加,渗透在每天的工作与生活中,沟通内容也涵盖幼儿学习、生活、发展的点点滴滴。日常在线沟通大致分为四大类:日常通知类、专题推送类特殊事件类、活动反馈类。为进一步优化提升日常沟通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类型日常沟通中呈现的问题,我们构建了日常沟通的有效策略。

(1)“亮眼”沟通:即增加日常在线沟通的可视感。如为增强日常通知的阅读兴趣和视觉效果,我们通过“两个转换”得以实现。一是转换口吻,部分通知以幼儿的口吻表述,增强阅读的亲切感。二是转换形式,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编辑创意通知、创意小贴士,增强通知的灵动感和乐读感。

(2)“迎需”而推:即顺应家长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在线育儿指导。如小班新生入园阶段,第一步推送《小班新生入园适应能力评估指南》,为家长对新生入园适应能力的家长评估提供支架。第二步发放《新生家长调查问卷》,收集家长对新生入园适应能力的评估信息,了解家长困惑需求;第三步发布《小班新生入园适应系列课程》引领家庭教育中幼儿入园适应的准备。

(3)“多元”呈现:即活动反馈类沟通形式呈现多元化。班级层面,教师通过“班级微影”、“班级微视”、“班级相册”等方式让家长对幼儿在园日常活动得到全方位可视化的了解。园部层面,家园共育项目组通过推“班本课程微故事”、“主题活动专辑”、“红幼网络春晚”等方式,让家长直观了解课程引领下幼儿成长的过程,让家园沟通的通道更丰盈。

(4)“适时”互通:即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选择适宜的时间。作为教师要有同理心,职场工作的家长大多时间都很紧凑。因此,如对于某些需要家长配合的通知内容和活动反馈最好选择在放学后或晚上发送,但不要晚于20:00之后,以免影响家长和幼儿的正常作息,但如特殊的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沟通。

2.云上家长会议——趣暖传递与多策推进相融,让沟通更有温

家长不进幼儿园,家长会怎么开?云上家长会议是一种有效的沟通路径,然而,云上家长会议与传统家长会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从时间来看,云上家长会时间灵活,为家长提供高效的时间保障;有特殊情况未能参加的家长可观看回放;而线下家长会时间既定,有特殊情况未能参加的家长当日无法全程参加。

(2)从空间来看,云上家长会不受空间限制。

(3)从形式上看,云上家长会可选择集体线上会议或小组会议而展开,在虚拟的空间进行文字、语音或视频交流,但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

(4)从参与度看,云上家长会不受人员限制,家庭成员、异地均可参与,但无法现场体验。线下家长会有现场体验,参与度高。

(5)从过程资料看,会议过程云上家长会可对网络上的语音、视频和文字进行转换记录整理。

基于云上会议与线下会议区别,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云上家长会的优势,规避其不可控因素。从云上会议的准备、秩序、组织、形式等维度探索梳理出了云端会议的具体实施策略:

(1)童趣诚邀:即教师引导幼儿自制独创个性化的“云上家长会邀请函”。以幼儿的口吻,幼儿的笔触,自主设计绘制邀请函。改变传统成人角度的文字通知,变文字为童趣图文,变通知为童心传递,让家长对云上家长会更有期待感与参与感。

(2)优建秩序:即通过优化建设云上会议秩序保障会议的流畅开展。一是会前熟悉操作,所有参会教师提前进行操作演习,保障各板块操作的灵活切换,如PPT共享、音频视频播放、即时连线等。二是提前推送家长参会操作指南,引导家长熟悉参会的必要技术。三是预留签到时间,提前5分钟引导家长在线上签到。四是引推云间约定,如不发言时请家长设置静音状态;有持续网络卡顿及时对话框反馈;会议期间不刷屏和发布与会议无关的内容等。

(3)温馨暖场:即会议不同阶段用不同方式进行暖场,营造有温度的仪式感。一是影像暖场,会议开场提供幼儿在园生活影像进行会前的破冰暖场,自然拉近家园距离。二是“带头人“助暖,会前与个别家长沟通,做互动环节的发言带头人,以点带面激活云上会议互动氛围。三是露脸亮相,会议期间教师露脸亮相,正装淡妆出镜,增进家园沟通交流的亲切感。

(4)多元拓型:即根据不同的会议内容和不同的会议环节拓展会议形式。一是集体云会议,一般适用期初或期中,以互通幼儿学习发展状况,分享科学家教指导。二是小组云会议,一般适用于商讨园级、班级活动或解决部分同类型家长需求的会议。三是云聚会议,一般适用于疫情居家期间或长假期间,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云端聚会活动。

3.云端开放活动——开放观摩与评价问卷相织,让沟通更有质

后疫情时态,校园封闭管理是常态,然而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云端开放活动提供了一种家长开放活动的新路径。老师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进行视频录制浓缩,运用腾讯会议等方式邀家长线上观看评价。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打破封闭管理的门槛,让家长不进幼儿园也能了解幼儿在园自然真实的活动状态。我们通过活动评价表与云开放活动各时段相织,通过全时段把控、全过程聚焦,让家长对幼儿各环节活动目标指向进行前置了解,达到观前有目标、观中有支架、观后有反馈的效应。通过实践,目前我们已梳理出了“云端开放实施步骤指引”,以助推云端开放活动的有效开展。

(1)云开放准备期:“拟、拍、整”。“拟”即通过级部教研共同拟定在线评价表;“拍”即拍摄以半日活动为时间节点,拍摄各环节活动视频;“整”即对拍摄视频进行后期整合剪辑。

(2)云开放当天日:“调、熟、推”。“调”即提前调试网络设备,“熟”即再次熟悉操作,“推”即提前在线推送“云开放活动评价表”。

(3)云开放进行时:“引、观、解”。“引”即教师开场对本次活动评价表进行引领解读;“观”即家长观摩活动视频;“解”即根据实际情况可在个别环节作同步简短解说。

(4)云开放观摩后:“馈、填、汇”。“结”教师在线进行交流总结反馈也可与教师进行个别在线沟通交流反馈幼儿的发展状况。“填”即家长填写提交评价问卷;“汇”即收集整理汇总家长评价反馈信息

为保障云开放活动实现全覆盖、全参与,在云开放活动中教师还需把控好三个关键点:

(1)提供时长平衡。为确保每位家长都能在视频中看到自己孩子,且每位幼儿时长相对平衡。教师拍摄录制时可采用全景拍摄和小组特写相结合的方式,避免过多时间出现个人特写镜头。

(2)特摄录制回放。云开放活动时同步进行录制设置,可供有特殊情况的家长反复回看活动内容。

(3)前置观摩目标。观看前推送在线家长开放活动评价表,让家长对每个活动环节的目标指向进行前置了解,以帮助家长云观摩更具目标性、指向性。

4.线上邀约家访——精化准备与互动反馈相携,让沟通更有效

快节奏社会,不少家长并没有时间接待教师登门家访,疫情背景下更是对上门家访造成了阻力。线上家访则成为家访工作的另一个切入点,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凝聚家园合育力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进行咨询,与老师建立积极的联系;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了解家庭的教养理念和教养方式,更全面了解幼儿。线上家访不同于日常的随机沟通,其家访内容更具计划性、聚焦性。因此,线上邀约家访需要做到访前明目的、访前有准备、访中有聚焦,访后有反馈,具体实施策略有:

(1) 多维入手:即云家访前教师要从多维度入手,明确家访目的。云家访的目的可从四个维度入手:一是反馈或了解幼儿近期在园或在家发展情况。二是了解家庭教育基本情况和幼儿在家生活情况及家长需求。三是给予家庭教育的过程性指导。四是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进行效果检验。

(2)点线准备:即从时间点、媒介线、谈话点等维度进行云家访的准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时间点准备,与家长提前邀约彼此适宜的时间段;二是媒介线准备,协商云家访双方最为方便的在线沟通媒介进行沟通,避免有的家长因设备及技术问题无法参与。三是提纲点准备,提前做好云家访谈话提纲的预设,保障家访话题更聚焦。

(3)访程拓新:即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多形式的家访。个别化与小组化家访相融。如在疫情居家期间为了解幼儿居家生活情况,教师以点对点云家访或家长自主选择云邀约时段进行小组云家访,了解幼儿居家生活并给予家长相应的幼儿居家生活指导。二是全程与半程相兼。云家访参与人员不局限于家长,也要让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参与的时间可根据谈话内容而定,可以是全程参与也可以是后半程参与,通过师幼与家长的三方参与,增进云家访的亲切感。

(4)信息反馈:即云家访后,把家访中获取的信息、所见所闻进行梳理记录。收集有效的家长反馈内容,跟进或优化教育措施。

(5)关键优化:即对线上邀约家访的关键注意事项进行优化,以提升云家访的效果。一是仪容仪表大方得体。老师们可以淡妆出镜,形象得体大方。二是视频背景明亮整洁。视频背景选择光线好、整洁的室内环境或直接选用虚拟背景。三是谈话内容亲切易懂。语言表达避免过于书面化,呈现日常交流状态即可。四是突发状况冷静应对。尽量选择网络信号强而稳定的环境,如视频沟通过程中掉线、卡顿,老师们调整好重新连线即可。 

多元的沟通路径,优化的推进策略,让家园在线沟通更有型、有温、有质、有效,唤醒家园共育力量的再彰显、再迸发。

参考文献

[1]陈希. 家园合作中教师沟通胜任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蔚龙妹.构建“五个一”体系,探索家园共育新途径[J].当代教育.2020(33)

[3]陈丽. 家园携手 共同成长——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69)

[4] 成采霞.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