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暑假即将来临,临近放假,学校安排家长进园把孩子的被子拿回家。xx的奶奶来拿被子时候,发现孩子的被子是湿漉漉的,顿时心生猜疑,于是找来了老师询问情况。老师走过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旁边有个家长提醒到:我家被子也湿的,孩子说老师让她换了床睡觉的。老师再仔细的观察了下,原来是楼上的空调漏水滴到楼下,导致水反弹,而xx正好睡下铺,才导致被子湿漉漉。于是跟xx奶奶说:旁边的另一个小朋友睡在空调下,发现床有点湿已经告知老师并且被安排了换床睡觉。当时,奶奶可能听岔了,认为她家的xx也被换了位置。回来后告知家长,再询问孩子,孩子说自己没有换床睡觉。xx妈妈听了立马电话园长,说老师欺骗家长,明明没给孩子换床,非跟奶奶说换了。
沟通时段:离园后
沟通媒介:电话联系
沟通对象:xx妈妈
沟通策略:
沟通的方法一、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首先先了解家长的想法,为什么会电话园长,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语言要有艺术
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教师要讲究语言交流的一般技巧: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注意态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就今天发生的事情,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怪她自己没大胆告诉老师。”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摸着某某的头微笑地对家长说:“某某帮助老师做事情很积极,也很聪明,就是有时候内向了点,这不,今天她没及时告诉我被子湿了。”然后我会趁机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鼓励孩子,让她能大胆与人沟通,避免今天这样不必要的误会。”我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也消除了误会
【2】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我们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另外,我们可以针对本班情况及时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召开家长会等等。让家长集体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师的儿童化语言。有时临时利用接孩了的机会召开短时的家长会,及时处理一些共*的问题。沟通的方法三、善倾听,巧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
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提升与家长沟通工作的能力,我们还应该多思考、勤总结,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长的满意。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对症下*,“多报喜,巧报忧”,那么大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幼儿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家长总是挑剔老师怎么办,改变不了家长,改变我们自己:
1.将家长挑剔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动力。
2.感恩家长给我们指出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3.让家长感受到,你很爱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