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记录>>案例研究>>文章内容
案例:睡觉困难户(蒋壮行)
发布时间:2022-10-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艳

  案例背景:

  八月末,教师提醒家长提前准备生活用品时,提醒了,让家长照顾孩子的入园的经验和情绪整理,没过多久,阳阳妈妈就私聊老师说,阳阳前几天就开始说着不想去幼儿园。

  沟通时段:暑假

  沟通路径:电话沟通

  沟通对象:阳阳妈妈

  沟通实录:

  老师看到消息后,打电话给家长:“阳阳妈妈,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时,您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了吗?”

  可可妈妈:“阳阳说他不想睡午觉,在幼儿园里一定要睡午觉,所以不想去,还怕老师批评他。”

  老师:“阳阳,中午是比较难睡着,但上个学期以来,我也看到孩子的进步,从一开始的需要老师提醒,到后来,也能在中午睡着了,我也表扬过他,我希望您和孩子聊的时候,也多表扬表扬他的进步,当然,我也希望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午睡习惯,这样子的话,家园配合,更有利于孩子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孩子怕老师批评,也可以说是,他的道德感强,知道被老师批评是自己做错事了,您可以跟他说,‘你不希望被老师批评,那怎么做才能让老师表扬呢?’进行一些正面的引导。”

  可可妈妈:“好的,谢谢老师,孩子也说老师表扬他的时候,他还是很开心的,我慢慢引导他吧。”

  沟通策略:

  (一)肯定孩子进步

  让家长就会了解到,其实老师还是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同时让家长理解,鼓励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在满足孩子心理需要的同时,也能够激励孩子。让孩子把这种刺激性行为变成一种自觉性行为,每一个孩子都会因为这种正面教育而变得更加的优秀,他们会让孩子的内心极度的满足。

  (二)家园配合,才能更好促进孩子的成长

  幼儿园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生长、智力发展、个性发展以及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家庭教育既是奠基性教育,又是长久性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深远,幼儿获得的经验知识,如果在家庭中可以得到延续和发展,将会事半功倍,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转变家长的思维方向,帮助家长正面引导孩子

  让由“被批评”联想到“被表扬”,惩罚和正面引导会对这种提问产生截然不同的回应和影响。孩子如果早期接触的是惩罚教育,那么大脑的回应总是对环境和人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而孩子的行为,表象的背后直接体现了孩子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家庭是孩子们温馨的港湾,老师需要让家长了解到如何正面引导孩子认知情绪,表达情绪,化解情绪。

  参考话术:

  1.“我也希望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习惯,这样子的话,家园配合,更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