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幼儿园孩子上学迟到,往往家长都不重视,自认为没关系,比较随意。从小班开始妙妙妈妈因为孩子各方面习惯已经跟老师沟通过几次。妙妙妈妈自己也是小学老师,她知道孩子的习惯培养很重要,但是,为了怕孩子发脾气哄不住就事事顺从。因此老师每次与她沟通,她就重视一点,不沟通就放任孩子。
沟通时段:离园后
沟通路径:电话沟通
沟通对象:妙妙妈妈
沟通实录:
这一天离园后,老师电话联系了妙妙妈妈:“妙妙妈妈,最近宝贝经常迟到,早上在家是不是起晚了,问她原因,她支支吾吾,然后说妈妈没喊她起床。”
妙妙妈妈:“老师,我每天早上7点就出门上班了,走前会把孩子喊醒,然后由保姆阿姨负责照顾,阿姨跟我说过孩子不肯起床穿衣,必须看完一集动画片或者听一个故事才肯起来,不同意还发脾气。“
老师:“妙妙妈妈,您工作忙,我们非常理解,但是宝贝每天不能准时来园,参与晨间户外活动,就不能保准孩子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孩子起来的晚,早餐时间和幼儿园的早点时间间隔太短,孩子吃不下早点,这些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不利。“
妙妙妈妈:“好的,谢谢老师的关心,我和孩子沟通一下,让她早点起床。
老师:“孩子已经中班了,再过两年就要上小学,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很重要,一定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每天坚持上学,不迟到的还习惯。“
妙妙妈妈:“好的,我今天回去和保姆阿姨、孩子一起商量,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
沟通策略:
1.加强沟通了解孩子
妙妙由于家庭原因经常上学迟到,老师对她及其母亲进行了沟通,指明中班经常上学迟到没有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其今后上小学存在影响。而与此同时,母亲也向老师反映萌萌在家经常会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找借口,存在"说谎”的现象。也正如案例所说,萌萌会在老师询问情况时支支吾吾调整自己的状态,将自己迟到的原因归咎给妈妈,怕老师批评她又迟到。
2.重视教育关爱孩子
面对中班小朋友这样的行为,家长及我们老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孩子的品行恶化。父母应该重视起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平时就把她扔在家里让保姆来照顾她生活,她不仅缺少了父母应给予的关怀,还缺少了父母作为她第一任老师应给予她的教育和指导。父母平时也要从小事上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教育行为。就如妙妙经常迟到的现象,应该家园合力来让她养成好的习惯。我们不应该不分原因的责备和体罚孩子,该懂得和她沟通,告诉她,大家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都不希望他做错事,但我们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要调节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式,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不要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3.科学指导幼小衔接
有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迟到没关系的,不把迟到当回事,迟到这件事会影响孩子一整天的状态。孩子迟到了,本该参与的游戏没有能参与,也错过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小学对迟到这件事更加重视,我了解到小学的第一时段是主课,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光。小学迟到的孩子同样有融入问题,同样有被抽离出来的感觉——这些伤害都发生在迟到孩子的身上,而不是他人。当然,也会对班级造成一定的影响,至少,老师不得不腾出额外的精力关注迟到的孩子。但更深的影响,一定是迟到的孩子他自己!因此好的作息习惯让人受益终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新的主导活动对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形成了“幼小衔接”之间的“坡度”。因此,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更重要的要携手家庭,使小学、家庭、幼儿园三向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