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减”背景下,缓解家长的育儿焦虑,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做好与幼儿家长的在线沟通工作,是适应新时代家园共育新需求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几年有关沟通能力、家园沟通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沟通能力的结构要素、提升沟通能力的途径、家园沟通的价值与方式、家园沟通的问题与策略、及家园在线沟通等方面了解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研究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沟通能力;家园沟通;文献综述
正文:
“双减”之下,紧密家园关系离不开高效的家园沟通,但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家园面对面沟通机会减少,家园在线沟通成为家园沟通的主要形式,家园在线沟通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递和导向作用。优化并拓展传统的沟通模式,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是基于疫情背景下实现家园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笔者查阅了“沟通能力”、“家园沟通”相关文献,从关于沟通能力研究、家园沟通研究、家园在线沟通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如下综述。
一、关于沟通能力的研究
(一)沟通能力的结构要素
沟通能力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包含多元结构要素的复合能力。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知网检索整理以往研究中沟通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为教师在线沟通能力的框架结构提供有效参考。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的沟通主体提出的沟通能力的维度和结构要素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1 有关沟通能力的结构要素汇总
研究者 | 沟通主体 | 维度 | 构成要素 |
叶倩 | 护患 | 语言沟通能力 非语言沟通能力 运用沟通技巧能力 | 口头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语言沟通能力 身体语言沟通能力、副语言沟通能力 借助媒体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共情言语能力[1] |
张淑华 | 企业管理者 与员工 | 沟通技能 沟通倾向 沟通认知能力 | 言语表达技能、非言语表达技能、倾听技能 沟通焦虑、沟通动机 对自己、对他人、对情境的认知能力[2] |
高丽 | 导游和游客 | 知识 沟通技巧 特质 人际互动 | 文化知识、当地知识、程序性知识、急救知识 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娱乐能力、积极倾听、身体语言[3] 外倾性、责任心、良好外观、自信心 领导角色、客户导向、人情、移情 |
何建雯 | 警察与群众 | 沟通技能 沟通认知 沟通情感 沟通特质 | 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有效倾听 自我认知、他人认知、关系认知 自我揭示、自我把控 自信、尊重[4] |
陈希 | 幼儿园教师 和幼儿家长 | 认知、技能、 人格特质、人际互动 | 专业知识、词语表达、建设反馈、交互管理和倾听 主动、自信、责任心 移情、认同度[5] |
马丽娜 | 师范生 | 沟通认知 沟通意识 沟通技能 | 自我认知、他人认知、情境认知 沟通倾向、沟通态度 表达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6] |
在关于沟通能力的结构要素的研究中,沟通主体包括医患、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导游与游客、警察与群众、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师范生等,不同职业领域群体或个体的沟通能力在维度与要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普遍都包含认知层面和技能技巧层面,沟通技巧包含倾听、表达、反馈交互等共通的要素。幼儿园教师家园在线沟通面对的主体是家长,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家园沟通能力”要求的分析,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包含:在线沟通信息技术、沟通认知、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四个维度,具体要素构成见图1:
图1 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结构要素
(二)提升沟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欧阳艳桂指出要通过创造沟通机会,营造沟通环境,指导沟通行为,从而促进学习者沟通能力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机会,所以沟通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沟通情境中获得。
朱子文指出教师从教时间的增长,对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沟通知识的储备也在不断增加,但大部分配班老师、年轻教师实际接触幼儿家长着手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少,也没有接触过与沟通知识有关的系统学习。幼儿园应探寻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方法,建立健全家长和教师沟通培训和绩效考核的一系列标准。一是注重教师健康心理建设指导;二是加强在线沟通专业培训,为幼儿教师提供全方位专业成长指导,定期开展家园沟通培训;三是重视在线沟通实践跟进,邀请家长工作出色的幼儿教师或沟通经验丰富的能手型教师,带领着新手教师的家长工作成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通过比较和评价学习行为的期望、计划和现实来调节和控制学习的一系列过程。[7]自主学习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自主学习,包括与家园沟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提升培养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总体上是通过创设沟通情境与机会,让个体在主动参与中有效提高沟通能力。可通过自主学习家园沟通相关的理论,积极参与幼儿园提供的培训,与有经验的教师虚心学习沟通的技巧等。
二、关于家园沟通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知网检索“家园联系”、“家园沟通”等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整理,已有的文献中大部分是对家园沟通的价值、方式、问题、策略的研究。对于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研究较少,针对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研究也仅有少量的几篇。
(一)家园沟通的价值与方式
何伟强在《英国教育战略研究》一书中指出学前教育改革浪潮下的英国,施行“全国儿童保育战略”,此战略以提高儿童保育质量为目标,规定所有的保育机构要做到和家庭、学校,以及相关服务机构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密切合作。
菲利斯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向家长传递科学、有效教育幼儿的知识与观念,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有帮助,对教师来说,能够了解到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等的一系列信息,从而准确剖析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深层原因。
张云美、吴海娟在《人际沟通与交流》中认为人际沟通主要是发生在两个人或两个组织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必须借助于有效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这里的符号系统是人际沟通的工具,家园沟通也需要通过口语媒介、纸质媒介、电子新媒体媒介等方式实现。
(二)家园沟通的问题
曹悦认为教师是沟通的主角,但很多教师缺少沟通的意识,家长的意识更加薄弱,虽然各式各样的交流平台频频地被研发,但专门应用于亲师沟通的交流工具却并不广泛。苏婷也表示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认知上的分歧使亲师沟通出现问题。
王丽娜指出,虽然家园合作形式多样,但多流于形式,更新较慢,缺乏时效性。梁云美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沟通形式占比较高,接下来是家长会、接送交流和家访;另外,家长不善于利用沟通渠道,有过半的家长几乎不参与话题的讨论,更是缺乏深层的沟通。
(三)家园沟通的策略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方式,促进自己与他人的联系,通过协作而非强迫,遵循平等、尊重的沟通态度,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关注对方的内心感受,通过鼓励的语气促使双方达成一致的教育意见,从而达成家园合作的有利局面。
学者虞永平提出加强亲师之间的沟通,要注意通过建立协作共育关系,要重视制度的保证和重视理论、操作层面的探索,包括拓宽沟通渠道,[8]其中家园在线沟通不可避免的成为家园沟通的重要媒介。
《浅谈幼儿教师做好家园联系的有效策略》一文中提出通过以诚相待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与家长保持一致化的教育思路,定期举办活动促进家园联系,明确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从而保证有效的家园联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早期教育相当重视家园沟通与合作,幼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是影响家园工具工作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效的家园沟通助力幼儿全面成长,实现家园教育合力。家园沟通方式的类型繁多,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早期的家园沟通更多的使用家访、家长会、约谈、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家园沟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家园沟通信息不畅、沟通机会不均、沟通频率低、沟通渠道单一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不断的实践积累,沟通方式越发的多元化,在线沟通更加频繁。同时,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有效策略有运用沟通技巧、拓宽沟通渠道、选择适宜的沟通时间及创设沟通氛围等。
三、关于家园在线沟通的研究
(一)在线沟通的特点与作用
陈燕表示网络环境下,亲师交流可以利用网络即时、敏捷和互动的特点形成相互支持与配合的关系,更好、更及时地同步实现教育幼儿的信息交流。路颖晓指出线上沟通有即时获取信息,时尚新潮、操作便捷、沟通成本低、信息更新迅速等优点。
基于家园沟通需要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优势,无线通讯技术和设备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为家园在线沟通提供了硬件条件,而微信、QQ等在线沟通媒介的高效运用为在线沟通创造了新的契机。家园在线沟通日益增加,在线沟通有着不受时空限制、及时、快速、可视等优势,在家园便捷沟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
朱子文提出将新媒体平台应用到家园共育中,不仅加快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使幼儿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以往的亲师沟通实现实时沟通交流,但在过程中难免会带来一些问题,这是因为不仅有新媒体本身发展不足和难以控制等因素,而且更多的是人们自身对彼此间沟通认知和技能的欠缺导致的。
齐娜在关于幼儿园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家园沟通的研究中指出,教师在利用微信交流时应增强责任感,树立家园平等的理念,平等对待每位幼儿及家长;同时,双方选择或采用相互接受的媒介,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
综上,在信息技术发展下,家园在线沟通拓宽了家园互动交流的渠道,助力家园共育向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然而,受在线沟通技术自身发展的原因和教师在线沟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家园在线沟通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幼儿教师更需具备良好的家园在线沟通能力,提高在线沟通的有效性,整合共育资源,充分发挥家园协作效能,助推家园共育合力,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倩. 护理专业大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结构分析及评价工具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
[2]张淑华. 企业管理者沟通能力结构与测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3]高丽. 导游跨文化沟通胜任力期望建模及跨文化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何建雯. 警务沟通能力的问卷编制与一般特点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
[5]陈希. 家园合作中教师沟通胜任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5.
[6]马丽娜.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7]蔡迎旗,海鹰.自主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之需[J].学前教育研究,2016(03):34-40
[8]陈易萍. 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