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虚拟空间所独有的特点,为幼儿园教师提高沟通能力创造了条件。
一、熟练应用虚拟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软件、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沟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幼儿园教师可在各大相关网络直播平台聆听专家讲座, 学习网络沟通技能; 创建 QQ 群、微信群开展家园工作、教育教学工作, 并将与各个对象的沟通情况分析整理,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基础,同时也可摸索其中的沟通规律, 便于自身有效掌握; 开发虚拟教育社区, 提供开放的平台空间,让家长和同行敢说、想说,同时提出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困惑及解决方法供他人参考。此外,各种贴吧、论坛也是人们发表个人想法和主张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短时间收到众多观点各异的帖子,能帮助幼儿园教师实现思想上的碰撞。同时,由于贴吧、论坛的开放性,幼儿园教师能够高效率地与他人跨时空交流,结交兴趣相投的益友,分享优秀的教育故事、育人经验和心得体会,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互联网是一个可自主学习、服务人性
化的平台,为可持续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幼儿园教师在网络发展迅速的现代化社会中,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学习型教师,在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沟通内容上,幼儿园教师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电子产品和平台发布消息时, 切忌忽视公告本该有的严肃性, 如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病句、错别字或出现一些常识性知识错误。因此,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学习并掌握沟通方面的相关知识, 做一个在不同时间、场所都能言语得体、沟通顺畅的人。在技术层面,幼儿园教师应掌握网络数字化技术,合理、有效、规范地传递信息,与时俱进,运用图像、图表、视频、音频、动画等载体,将幼儿园及幼儿的各类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 同时,幼儿园教师还应多学习一些热门网络流行用语,理解网络用语的意思,从而减少因理解错误而引发误会的次数。
三、 接受正规的互联网人际沟通技能培训
研究者郭雯等人研究设计了教师人际沟通技能相关培训课程,并对中学教师进行了培训研究。通过前后测试,检验该培训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人际沟通技能培训的教师,其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师生困扰明显减少,人际关系信念有所改变,甚至在积极的心理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表现得更好。所以,开发、组织和实施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互联网人际沟通技能培训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前就应接受互联网人际沟通技能培训,学习互联网运用技能,学会如何倾听、如何与不同人群交流、如何用网络文字恰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相关培训部门可模拟利用互联网沟通的场景,帮助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 因人而异选择互联网沟通策略
沟通的成功与否,与其说在于沟通的内容,不如说在于沟通的方式。但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选择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根据沟通对象年龄的不同, 幼儿园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绝大多数年轻人能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 理解能力强, 与之沟通起来障碍较少;而对于年纪大的人群,教师要注意保持诚恳、亲切、尊重的态度,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之沟通交流。此外,年纪大的人群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较差,打字、点赞、评论等不能运用自如,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视频电话的方式与之互动交流。其次,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 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如果幼儿主要是由父母带的,教师可多使用网站网页交流墙、微信打卡等方式和家长进行互动,以实现良好的家园共育;如果是隔代抚养, 祖辈家长更关心幼儿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教师可利用网络多向他们发送幼儿在园的生活照片,如一日三餐的餐食照片、户外活动照片,直观地向他们展示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同时也可用浅显易懂的顺口溜向祖辈家长普及正确的育儿知识。
互联网普及给幼儿园教师的沟通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要求幼儿园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努力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沟通技术,提升互联网沟通能力,使互联网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