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指南》教育目标也要求:4~6岁幼儿,能专注地进行阅读图书,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但现在有些幼儿还停留在拿起书只是看个新鲜,随便地翻看几页,便把书丟到一边,他们并不能理解图画书所传递出的意义,也可以说这类幼儿根本不会阅读。甚至受大人影响,觉得ipad上想看什么都有,不用看书……
沟通时段:离园后
沟通路径:电话沟通
沟通对象:文文妈妈
沟通实录:
离园后,老师电话联系了文文妈妈:“文文妈妈,今天上午的区城活动,文文和小毅同时选择了阅读区,文文拿到一本名叫《小黄和小蓝》的绘本,看了一会儿,开始扣来布上的花纹,又玩了一会儿衣服上的扣子然后把自己的书由封底翻到封西,又翻了儿页内容把书合上。 阅读时间结束后,小朋友们开始两两自由结组互相讲述自己看到的书内容,你猜文文会讲什么话?”
文文妈妈:“她没有认真看,肯定讲不出来的哇?”
老师:文文对小朋友说:“我借的这本书太没意思了,一堆图形不好看,我昨天在ipad上看了小猪佩奇,可好看了,我给你讲讲ipad的动画片多好看,这书一点也不好看,我妈说了iPad想看什么都有,不用看书……”
文文妈妈:“平时我工作比较忙,一天下来也比较累了,孩子呢总是缠着我要给她讲绘本故事,我为了省事总是给她拿个iPad,让她自己想听什么故事就听什么故事。现在我知道了,我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对的,以后我会尽量陪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不在依赖电子产品了,谢谢老师,今天的是点醒了我。”
老师:“文文妈妈,非常理解你的忙碌,但希望你能每天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陪着文文一起阅读一些绘本故事,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培养文文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你们直接的亲子关系呢!”
文文妈妈:“是的,老师,你说的很对,我从今天晚上回去就陪文文一起阅读绘本。”
沟通策略:
(一)用理解的心态转换沟通立场
每一个家长都会因为自身的工作、家庭等个人原因,总会有忙碌、疲惫的情况,有的时候家长还会有抱怨麻烦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需要转换立场,在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尊重家长的特殊情况,同时也可以给予家长一些可行的建议,帮助指导家长掌握一些早期阅读的方式方法。
(二)用尊重的态度建立信任沟通
尊重能建立起家园间的信任和关心,能让家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联系,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育儿问题和困难。当文文妈妈知道自己问题存在的时候,帮助家长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合理安排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赢得家长的信任。家长更愿意支持配合教师的家长工作,与教师、幼儿园建立起平等共育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用科学的指导赢得支持信赖
对于家长对早期阅读不重视,教师可以主动出击,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同时也能让家长看到教师的专业和诚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排斥感。1.让家长熟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布置阅读空间: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阅读空间,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因案的地毯铺在地上,并放置一个高度适宜孩工解救“电子姓娃”:①建议家长尽量減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②自己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因为家长是孩子行为的榜样。③不把电子产品作为 “交易筹码”,比如“好好吃饭就给你玩”之类的。④跟孩子讲一讲玩电子产品的危害,和孩子一起制订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并说明什么时间或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去看电子产品。
3.和孩子一起布置阅读空间: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阅读空间,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因案的地毯铺在地上,并放置一个高度适宜习惯,又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通过科学地提供帮助、指导,家长会更加支持、信赖老师,有问题也会主动私聊老师,寻求帮助。
参考话术:
1.“XX妈妈,我来跟你讲讲学习阅读方法,基本阅读法包括:①看封面。主人公是谁、他在做什么?猜一猜书的名字是什么。②看扉页。看一看扉页上的画面跟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③看前半部分。看一看时间、地点,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④看书的后半部分。时间地点有没有变化,人物多了谁,少了谁,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 ⑤看封底。封底上的画面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
2.“XX妈妈,我们该如何解救“电子娃娃”:①建议家长尽量減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②自己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因为家长是孩子行为的榜样。③不把电子产品作为 “交易筹码”,比如“好好吃饭就给你玩”之类的。④跟孩子讲一讲玩电子产品的危害,和孩子一起制订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并说明什么时间或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去看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