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我请小朋友给小兔子画小草,并添画其他的小花小鸟之类,琪琪画得很慢,他旁边的小朋友已经画好,我过去一看,表扬他添画的小花真好看,正想夸奖琪琪两句,对面有小朋友叫我了,我赶紧过去。等我再回来时,发现琪琪已经把自己画的好好的一棵树涂掉了,画上了和旁边小朋友一样的小花。
沟通时段:离园后
沟通路径:电话沟通
沟通对象:琪琪妈妈
沟通实录:
老师:“琪琪妈妈,你觉得琪琪画画还好吗?”有没有自己的画画想法呢?
琪琪妈妈:“琪琪对画画还是挺喜欢的,就是每次画画前喜欢问大家的想法。”
老师:“是的呢?你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吧,在教室也是这样的情况,她明明自己画的挺好的,但看到别人跟自己画的不一样,她立马就会要去模仿其他小朋友的画画的内容。”
琪琪妈妈:“啊?这样呀?是我们家还是太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了是吧!”
老师:“我觉得妈妈你太过度的过于保护琪琪了,肯定在家也对琪琪要求和期望过高了。”
琪琪妈妈:“老师,是的呀,琪琪姐姐就什么都比琪琪好,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我操心,我总是对着琪琪说,你什么时候能像姐姐那样不要妈妈操心呀?可能这样的话伤害了琪琪了。”
老师:“你这样的话就是缺乏理性的攀比行为,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琪琪其在任何活动中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反而使琪琪x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琪琪妈妈:“是的,老师,我以后一定会注意我的说话方式,我以后会以鼓励的方式去激发琪琪的事情欲望和兴趣。谢谢你,老师。”
沟通策略:
(一)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输赢,避免极端思想。
家长首先要平衡自己的心态,不要对孩子一时的成败斤斤计较,赢了就把孩子大加夸奖,输了就骂孩子“笨”,责怪、嫌弃孩子。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失败了就爬不起来,要么就争强好胜,非赢不可。 我们可以用故事、生活实例和成功榜样作为范本,让孩子懂得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关键是要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二)不压抑孩子的好胜。发现孩子特别争强好胜后,成人不要压抑这个小小的“好胜者”。把孩子的竞争心引到值得竞争的方面来,而不是事事拔尖、处处要强。
(三)了解原因,讲清道理。有的孩子异常好强、自信,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有时孩子对大人的话不肯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成人要了解孩子不愿接受的原因。这种原因可能来自各方面,如所提要求的内容是恰当的,但不合时机,孩子缺乏情绪准备;孩子对要求的理解有偏差,或成人引导不够等。这时,家长应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讲道理时,不能太抽象和过于深奥,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时要特别注意反馈,允许孩子争辩和反驳。
(四)放手让孩子多去磨练。在日常生活中不溺爱孩子,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是很重要的。因此应更多地给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培养坚强的内心。重视对下一代进行挫折教育,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历些困苦,尽量让孩子在克服日常种种困难中磨练承受能力和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良好心态,增强孩子的耐挫力。
参考话术:
1.“琪琪妈妈,以后让琪琪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我们只要做到关注和支持琪琪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同时培养琪琪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琪琪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