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幼儿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和幼儿园是最重要、最直接的环境。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车两轮,要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的重任,两个轮子同步,形成有效的合力,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作为专业教育机构,教师作为幼教专业人员,在家园共育中要承扣主导作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促使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果家园工作缺失,各项工作都将难以推进,幼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幼儿园教师面对幼儿和家长两个群体,既要懂得幼儿的心理,因材施教,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育儿共同体”,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有极强的家长工作能力,通过良性的沟通促进幼儿成长并带来教师的专业进步。
一、多报喜,巧报忧
所谓“多报喜”就是教师要多向家长介绍孩子的进步,分享孩子的快乐成长。当然这个“喜”不能无中生有,应和幼儿快乐成长的核心要素相关联,它不仅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来捕捉,更依赖教师用心领悟。所谓“巧报忧"是指如何巧妙地向家长“告状”,“告状”是不讨好的事,弄不好会自讨没趣。在每个家长的眼里, 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老师频繁地告状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
二、加强对隔代教育的指导
由祖辈对小辈实施的抚养和教育被称为隔代教育。当下家长因为工作原因,隔代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帮助家长堂握正确的隔代教育方法,处理好隔代教育所产生的困惑、矛盾,也成了家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孩子的祖辈沟通时,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本着尊重、谦虚、诚恳的态度,注意语言的亲切、平和,避免直指问题,让长辈觉得难堪,产生抵触情绪。
2、善于发现家教问题,随时沟通解决。
3、理解老人心情,给予科学引导。
三、勇于应对棘手事件
在幼儿园里,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孩子受伤。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起误会与不满。处理时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教师是家园工作的主导者,掌握着工作的主动权,遇到事情主动解释,及时道歉与处理,有利于把握事态发展的方向。
2、事故发生后如何去处理。事故事发生后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处理伤口,安抚幼儿情绪;主动打电话告知双方家长,做到不隐瞒不回避。
3、包容、理解家长的抱怨与质疑。对于“护犊”心切的家长,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给予一定的包容。
4、掌握好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与家长交流时要诚恳,注意自己的语气和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