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课题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明确了家园沟通的概念及方法,现整理为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
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要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赞扬中,家长会对你的尊重回报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就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又比如对于那些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的家长,我们要不断激发家长的责任感,积极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也必须对他们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再比如对那些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不能总是横向比较,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家长对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跟我们班主任交流,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三、可以用多种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如班级QQ群、微信群,电访等。在疫情期间,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开展的家园沟通必不可少。可通过腾讯会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育儿方法,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家园矛盾。
在进行家园沟通时,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坦诚相对,有礼有节。
要本着诚恳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合理有益的建议。
2.天时地利人和。
和家长的沟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找准话题的切入点。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孩子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孩子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
3、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的家长,在他的咄咄逼人下,我们大可不必发言,无须过多解释,只要我们的处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不必低声下气,有损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格。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当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只有三三方面和谐了,教育才能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