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记录>>学习资料心得体会>>文章内容
学习心得《家园沟通实用技巧》(潘艳)
发布时间:2022-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艳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从事这一行业已经10多年了,可是在家园共育这一方面的经验还很薄弱,正好加入了这个课题,,在施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了《家园沟通实用技巧》这本书,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了很多对家园工作有用的知识点。

  首先,这本书中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家园沟通,从家长与幼儿园这两方面进行了说明:家长需要及教师需要。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希望她们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教育及提升,所以需要与老师沟通以便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教师并不能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以需要与家长沟通以便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小女生多多,她在幼儿园里非常的安静、内向,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在集教活动中,也不会主动举手参与,但我们与她的家长沟通之后了解到,她在家很活泼,家长也与孩子沟通了解了在幼儿园内向的原因,并及时告诉老师,这样,我们就能根据这个原因来对多多进行引导。由此可见,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第二,书中在“家园沟通的必要性”这一点中说到“家园之间良好的沟通之后,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每一个幼儿的家长从事的工作领域都不相同,家长可以为教师提供不同领域的丰富的知识和经历。在幼儿园中,我们利用“家长进课堂”这一形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与家长沟通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家长是从事警察工作的,有的家长有中医方面的资源,有的家长擅长做点心等等,所以,我们班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让家长带领小朋友一起做芋圆,了解中医药知识等等。幼儿不仅能够愉快的进行活动,家长与幼儿更好的互动,还能让家长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

  第三,家园沟通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沟通途径都有它独特的形式和价值,对传递信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选择适宜的沟通渠道,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沟通的积极效果。现在我们利用的家园沟通的形式主要是召开家长会家访、微信电话以及晨接放学时进行沟通。

  第四,家园沟通的策略。在这本书中,通过三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家园沟通的策略,如与家庭成员沟通、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沟通。总的来说,不管面对什么类型的家长,都要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家长、肯定孩子、对家长一视同仁。相信只要做到这几点,那么与家长沟通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比如我们班每天来送孩子的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她们就喜欢帮助孩子做事情,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一来就否定他的做法,而是要尊重他们,再用科学的知识经验告诉他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第五,巧妙沟通,化解矛盾。家长与教师在对待幼儿发展问题上,难免会有一些差异,容易产生误解。教师应该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所作所为。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主动沟通,化解矛盾。面对各种各样的家长,教师应该采用不一样的沟通方式与之沟通。比如,面对家长的要求不合理应该怎么办?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奶奶说,让我们在中午午睡的时候,把门和窗全部打开,那个时候还是冬天,天气很冷,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合理的。在书中,它介绍了方法:1、教师应该对家长讲清这样要求的弊端;2、教师应该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是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3、教师面对不合理要求时态度要坚定明朗;4、教师在面对不合理要求时,应该坦诚相待。

  面对有问题行为的幼儿的家长怎么办?我们班欢畅小朋友,在班上算是特别调皮的小朋友了,每天在教室坐不住,比较自由散漫,并且喜欢接嘴,偶尔也会做一些不好的动作等等,基本上每天都会与家长沟通他的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可能是沟通的方法不对或者家长在家不配合等原因吧!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与这类家长进行沟通:

  1、教师应该选择跟家长沟通交流的时机;

  2、教师在跟家长谈论幼儿的问题行为时,应该单独进行沟通,不要当着其他家长的面经行谈论,这样不仅会让家长觉得没有面子,还会让幼儿觉得自尊心受伤;

  3、教师在跟家长谈论幼儿的问题行为时,应该注意沟通的技巧和方式;

  4、教师应该让家长感受到是在讨论,而不是在告状;

  5、教师应该为家长出谋划策,提出操作性强和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总之,与家长交流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教师把握家长心理,换位思考问题,尊重家长及幼儿,家园关系、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沟通会更加畅通有效。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了解到了很多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家园工作中,能够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让自己的家园沟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