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家园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记录>>案例研究>>文章内容
案例:屡次打人怎么“破”(周烨)
发布时间:2022-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烨

案例背景:

强强屡次打人,老师和家长进行了即时性沟通和电话沟通,但是效果不佳。因疫情原因,无法上门家访,周老师利用腾讯视频的方式,联系了强强的爸爸, 并做了线上视频沟通。

打开视频,强强爸爸妈妈热情的招呼老师,强强别过头,迟迟不愿意打招呼。

对话实录:

周老师:强强你好呀!周老师听说你会搭很难的乐高,所以今天专门视频来看看你!

于是强强对着镜头开始热情的介绍自己的乐高作品,随后周老师也开始和家长进行沟通。

周老师:强强爸爸你好,这段时间强强在幼儿园特别喜欢搭积木,每次都有非常不错的创意,看到你们家中也特别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说明你们在家庭教育上还是很有想法的。

强强爸爸:是的,平时我们一直很关注孩子思维方面的培养,尤其是阅读啊、空间想象力啊、专注力等方面。

周老师:我也发现了,宝宝搭积木的时候还是很专注的。今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强强在玩积木的时候,动手打了睿睿,睿睿当时就哭了,脸上都红了。

强强爸爸表情顿时垮了下来,扭头对着不远处的强强叫喊:强强,你怎么回事!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动手不要动手,现在又欺负小朋友了,你是不是又想挨打?

周老师:强强爸爸,你先别生气,你也说过,你都和强强说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没有效果,这说明,你的说教对于强强来说可能治标不治本呢!而且,我能够理解强强的行为。其实,今天的打人事件,我和两个孩子都沟通过了,原来是强强想要的一块积木在睿睿手中,他直接从睿睿手中抢了过来,睿睿不肯,所以强强就动了手。

强强爸爸:这都多少次了,上次也是,还打了一个女孩子。我和对方家长还打了招呼。

周老师:上次和妙妙,也是因为强强想要排队排在第一个,从而对妙妙动了手。你看,其实强强动手的事情原因都很简单,直接指向:他不会表达自己的要求(诉求),在我们看来,这就是强强沟通和表达的一种错误方式。

强强爸爸:孩子这么大了,都不会沟通了?平时他和我们沟通都好好的!

周老师:我刚才关注了一下,强强在和你们沟通的过程中,你们常常只需要通过他的眼神和动作就能判断他的需求了,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

强强爸爸:周老师,被你这么一说,好像是这样!

周老师:对啊,我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自然能猜到他的想法。但是其他人不一样,别的小朋友不一定能理解强强的要求呢,我们需要帮助强强掌握与其他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才能帮助他更好的和小朋友们相处啊!

强强爸爸:这方面我之前还真的不知道,沟通还要教?

周老师:强强爸爸,您别想的太难了,比如说采用一些语言训练,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这里有几句话,咱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学习、运用。比如:这个玩具可以借我玩玩吗?我们交换玩可以吗?老师我想排在第一个!您看,还是非常简单的。

强强爸爸:我感觉就是让孩子将动作转划成行为?好的,我来试试。

周老师:其实,强强今天打了睿睿,或许也是他学会沟通的好时机。今天我们可以带着强强一起,给睿睿打个电话道歉呢!

强强爸爸:好的好的,强强,过来,我们一起来和朋友道歉!快点,不要整天磨磨唧唧的。

周老师:强强爸爸,我建议您最好也尝试和妈妈一样,变得更温柔、坚定一些,尤其是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咱们既不能替他全权承担,也不能一昧责备,更不能打骂威胁。现在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的,您对他打骂多了,非但没起效果,他言行习惯上还会模仿了。咱们做家长的,关注问题,也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更要找找自己的原因。说来说去,这不还都是为了孩子?您说是吧?

强强爸爸:周老师,你说的是,我之前没想过这些问题,谢谢及时提醒。强强,我们一起来给睿睿打个电话,爸爸知道你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暂咱们有更好的办法,不一定要动手,对吧!

周老师:好的,现在我叫睿睿上线,咱们一起聊一聊。

这时,强强的脸出现在了镜头里,脸上的表情自然了许多。

案例反思:

1.理解并深究孩子行为

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已经不是偶然。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背后体现的共性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根本原因,从而帮助幼儿从根本解决问题。前期的观察研究过程,也将成为家园沟通的重要依据和素材。

2.尊重家长并保持中立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就事论事,不带有偏见,语言表述客观达意。用长远的眼光看幼儿,理解家长的理念、行为及想法,在对方可理解的基础上输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3.抓住主要矛盾及时机

沟通次数和时间不宜过长,发现问题的根结,并提出指导性、可行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

4.做好专业沟通及回访

不为问题谈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前,要有全面和系统的谈话安排。比如学习专门的沟通语序、专业的家庭教育理念等等。在家访结束后,也要对孩子及家长做一个回访,比如:在班级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否有变换;和家长做随访、电放,通过关心幼儿的角度来侧面了解家庭教育现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