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人们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有时更多的反而是味道带来的记忆。孩子们简单易满足,一杯甜豆浆,一个豆沙包,一块绿豆饼,一盘烧豆腐足以让他们雀跃地品出食材本身淳朴至美的滋味。当“豆宝”遇上一群“小豆包”们,会发生什么呢?10月9日,让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中四班的“小豆包”们告诉你吧。
一、“豆”转千回,奇思妙想
问题一:豆浆是怎么来的?
早餐时,小语对着一杯牛奶发愁,自言自语道:“我喝不下,我在家喝了一大杯豆浆。”“豆浆?妈妈在早餐车上买给我喝过,香香甜甜的。”希希说。一旁的小涵也凑过脑袋,说:“我喝的豆浆是爸爸豆浆机打的,超好喝。”你一言我一语,关于豆浆的话题在孩子们之间发散开来,他们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回家后,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视频、走访磨坊,听爷爷奶奶讲述豆浆的故事,了解豆浆制作的过程,回味岁月年轮的滋味。
问题二:大豆是黄豆还是毛豆?
制作豆浆的大豆是毛豆还是黄豆?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他们发现原来“青春期”的大豆叫“毛豆”,“成熟”后就叫黄豆,它们是同一种豆豆,就像树叶会从绿色变成黄色一样。
二、争奇“豆”艳,百变创意
孩子们把各类豆子带来教室,和“豆宝”们成为了朋友。在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引下,美工区的豆荚粘贴画、豆子拼贴画、豆子表情包应运而生,在益智区孩子们还利用豆子开展了比大小、排排队、分类等趣味活动。在生活中发现了趣点,在游戏中收获了成长。
三、寻味童年,美滋美味
豆子们不仅能欣赏,能做游戏,还能品尝呢。你吃过美味的绿豆糕、红豆包,喝过香香的甜豆浆、八宝粥,品过丰盛的豆制品大餐吗?中四班的“小豆包”们和爸爸妈妈尝试制作着,尽情品尝着。
当“豆宝”遇上“小豆包”,快乐加倍迸进。教师追随着孩子的兴趣,支持着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去体验。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经验,还在寻味童年中丰富了情感体验。(审核人: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