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的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数学经验,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日历让值日生活动井然有序
每当午餐过后,总有一些热心的孩子帮忙收拾桌上的餐盘,大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于是“今天我当家”的值日活动就应运而生啦!起初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每天需要几个值日生?”“值日生需要做哪些工作?”“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每天都有谁来值日呢?”在和孩子们交流商讨后,我们决定用日历来安排每天值日的人员。孩子们把学号夹夹在每个日期上,看着更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周六、周日怎么还有值日生,我们不上学啊!”“老师,我中午回家今天做不了值日生怎么办?”随着问题的出现孩子们不断调整着值日的时间和人员安排,最终孩子们决定按学号轮流进行,遇到特殊情况再找同伴协商调换值日时间,规律而自主地选择值日时间不但培养了孩子们按规则做事的好习惯,还增进了同伴间的互动交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日历让区角活动充满挑战
值日生的日历表给开展值日生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孩子们更深入的探究,细心的孩子发现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只有30天;3月1日是星期五,而4月1日是星期一;于是在我们班的益智区增设了三张月历表,一张是从1日到31日都由数字卡片依次完整排列的月历表,一张是大部分数字又有少量留白的可填空式的月历表,还有一张是空白的月历表。孩子们还从家里带来了台历,照着台历进行插放日期。在一次的区角活动中,有孩子提议:“我们可以把这三张月历连起来,就正好是3、4和5月了。”于是孩子们每次游戏结束时会留几个数字,给第二天游戏的孩子一些提示,孩子们不断地改变着游戏的形式,游戏的难度不断地递增,但乐意挑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根据孩子的创设日历,孩子的玩法在不断创新、游戏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孩子们挑战的热情却越发高涨。
三、日历让班级活动历历在目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许多节日接踵而至,孩子们把知道的节日在日历上进行了特别的标注。有的孩子在特殊的日期上贴上了笑脸贴花,并告诉我:“老师,我周末去红梅公园看梅花了。”有的孩子用彩笔画了个圈“我知道今天是惊蛰。”还有孩子在日期旁边画上了生日蛋糕和蜡烛,“这天是我的生日。”回到家,孩子们把幼儿园发生的事画在小卡片上,和父母交流一天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参加的活动,当大家把小卡片汇聚到这张日历表上,独具特色的班历就产生了,周末孩子们外出游玩、学习的场景都一一展现在了日历表上,休息时间大家聚集在日历表前开心地介绍着自己的活动。
孩子们对班历的制作兴趣盎然,他们还想把接下来的活动都记录在日历上,我们也将继续追随孩子的兴趣,制作我们独具特色的班历。